「只是坐著,什麼都不做」(Just sitting and doing nothing)是一種培養自我覺察、促進內在平靜的強大練習。它帶來的好處遠超表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平靜內在,促進自我理解
- 當你「只是坐著」時,內在的思緒、感受、衝動、擔憂和分心念頭會如動物園般嘈雜。這個練習能幫助這些念頭逐漸「耗盡能量」,從而達到內心的平靜。
- 它幫助你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探究行為背後的驅動力及其來源,這是任何有效心理治療的基礎。
2. 提升覺察力與意志力
- 練習的核心在於提升覺察力。覺察力即意志力,也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 當你對自己的內在經驗(如習慣性思維或行為)有所覺察時,這些問題便會開始消融。習慣之所以難以打破,是因為其自動化的本質;而覺察能逐漸削弱它們的力量。
- 這能幫助你擺脫被內在衝動(如對生產力的執著或對不適感的回避)所控制的狀態。
3. 處理積壓的情緒
- 許多人習慣用持續的忙碌、科技或分心來壓抑內在情緒,導致情緒不斷積壓。
- 當大腦處於閒置狀態時,這些積壓的思緒和情緒可能會變得「嘈雜」,甚至引發焦慮。此練習允許大腦在清醒時處理情緒,避免它們在夜間(如睡前)集中爆發。
- 未經處理的情緒會阻礙自我認知的更新和健康的情緒調節。透過覺察並讓情緒「耗盡能量」,可以有效清理這些積壓。
4. 減少對外部刺激的依賴
- 在現代社會,人們習慣於不斷滑手機、看社群媒體等,用外部刺激來填補時間,以逃避獨處和內在感受。
- 「只是坐著」的練習打破了這種外部依賴,讓你能夠安然與自己獨處,並觀察內心世界。
5. 成為療癒創傷的契機
- 這種做法能讓你直面因創傷而形成的適應性行為,例如「不斷向前衝,因為停下來會引發恐慌」。
- 透過持續的覺察,你可以回溯到創傷發生的時刻,處理那些未癒合的內在創傷,而非僅僅用外部的成功來掩蓋。
6. 通往更高層次的幸福與存在
- 這種「只是坐著,什麼都不做」的狀態,是通往 「莫卡」(Moksha),即開悟或涅槃 的途徑——一種沒有執著、沒有感受、沒有思想、沒有目標的純粹存在狀態。
- 它能幫助你從對外在成就的依賴中解脫,找到一種不受環境限制的、恆久的內在平靜與滿足。
總而言之,這種練習是一種由內而外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它不同於追求外在的解決方案,而是透過理解和駕馭自己的內心,從根本上提升你的社交能力和生活品質。
建議:可以從每天短暫的獨處時間開始,例如在清晨醒來或一日將盡時,遠離所有電子設備,單純地坐著,感受自己的內在。
#靜坐#正念#自我覺察

About Dr. K
HealthyGamerGG 的共同創辦人,專注於解決遊戲玩家和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