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期待已久的夢幻逸品入手,或是努力許久的目標終於達成,卻發現那股幸福感轉瞬即逝,甚至不如預期?我們常常以為幸福來自於外部的成功、物質的擁有,或是一段完美的關係。但如果幸福如此簡單,為何這世上仍有無數人,即便擁有再多,也難以擺脫內心的空虛與不快樂? 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幸福的真正面貌,以及那些不知不覺偷走我們快樂的「隱形殺手」,並學習如何不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能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幸福的迷思:它真的來自於外部嗎?
我們往往被灌輸一個觀念:擁有某個特定的東西、與心愛的人在一起、獲得晉升或賺到更多錢,就能帶來幸福。這聽起來很合理,因為當我們得到一個渴望的漢堡時,確實會感到一時的快樂。然而,如果幸福真的存在於那個漢堡裡,那麼每次吃漢堡都應該帶來同等的喜悅,但事實並非如此。 影片指出,幸福並非一種主觀的感受,更不是由外在的客觀事物所決定。 我們可能曾非常期待某部電影或電動遊戲,但在真正投入後卻感到索然無味。或者,一段憧憬的關係最終也未能帶來長久的滿足。這說明幸福的本質,並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而在於你的心境。 幸福的真實面貌:心無旁騖的狀態 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答案其實出乎意料地簡單:幸福的本質是「心無旁騖的狀態」(one-pointedness of the mind)。 當你的心靈完全專注於當下的一項活動,不被任何其他思緒干擾時,你就會體驗到快樂。這解釋了為什麼人們會沉迷於某些活動,例如玩電動遊戲、看劇、甚至毒品和性愛。這些活動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能讓人完全投入,忘卻時間,達到一種「心無旁騖」的境界。 這也重新定義了我們對「正念」(mindfulness)的理解。許多人誤以為正念是透過各種想法來「填滿」心靈,但其真正的目的恰恰相反——是為了清空思緒,達到「無心狀態」(mindlessness)。當我們的心靈進入這種清空思緒的狀態時,便能感受到相對的滿足與快樂。
偷走你幸福的「隱形竊賊」
既然幸福源於心無旁騖,那麼,是什麼破壞了這種狀態,從而奪走了我們的快樂呢?
- 比較:「比較是快樂的竊賊」。 當我們快樂地擁有一個玩具時,如果得知朋友的玩具更多更好,原本的喜悅就會瞬間消失。同樣地,即使你對自己的年薪感到滿意,一旦得知同事的獎金更高,那份滿足感也會蕩然無存。外部的比較念頭,總是能輕易地破壞我們內心的平靜。
- 外部念頭的干擾: 就算我們正沉浸在當下的快樂中,一旦腦海中閃過諸如氣候變遷、通貨膨脹、約會困難等外部念頭,那份幸福感也會隨之瓦解。這些思緒如同入侵者,打破了心靈的專注。
- 無聊:「無聊是幸福的對立面」。 無聊的狀態,正是思緒紛亂、躁動不安、無法專注的表現。人類最厭惡的莫過於無聊,因為它代表著心靈的分裂。有趣的是,許多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和強迫症,其核心特徵也都是「思緒的紛亂與過度活躍」。
- 持久不散的念頭 (lingering thoughts): 這些是關於我們「應該去做」但卻遲遲未完成的事情。可能是未實現的願望、未達成的目標,或是對未來的擔憂。這些念頭如同揮之不去的陰影,不斷困擾著我們,使我們難以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專注。
如何創造幸福:重新掌控你的心靈
既然幸福的關鍵在於心無旁騖,那麼我們該如何訓練自己的心靈呢?影片提供了三個實用的方法:
- 冥想 (Meditation): 冥想是訓練心無旁騖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它教導我們如何觀察呼吸、容忍無聊,並減少思緒的混亂。透過持續的冥想練習,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從紛亂的念頭中抽離,讓心靈逐漸平靜下來。這不僅能減輕焦慮和憂鬱,也是通往內心平靜的途徑。
- 學習忍受無聊: 這是建立幸福的第二個重要步驟。現代生活充斥著各種娛樂,讓我們失去了忍受無聊的能力。試著刻意創造一些「不太占用心靈」的活動,例如:
- 「接地練習」(Grounding practice): 赤腳踩在草地或泥土上,閉上眼睛,專注於腳底和頭頂的感覺,讓思緒自然來去。
- 「無目的旅行」(Freeballing travel): 搭乘交通工具時不帶任何電子產品或書籍,只是單純地待著,觀察窗外,讓心靈獨處。 透過這些練習,我們能逐漸提升對無聊的容忍度。你越能忍受無聊,就越能感到快樂。
- 「去做那該做的事」(Do the fucking thing): 這是解決那些持久不散念頭的終極方法。如果你的心裡一直有個「應該去做」但卻遲遲未動手的念頭(例如,你一直想成為一名畫家,但總是因為各種理由拖延),只要這個念頭還存在,它就會不斷地干擾你的內心平靜。 這裡的重點不是完成事情本身會帶來幸福,而是透過完成它,讓那個「持久不散的念頭」消失,從而使心靈得以專注,獲得片刻的平靜。這比試圖達到完全超脫的「一百級瑜伽士」境界要容易得多。當你心無旁騖時,如果那些未完成的念頭再次浮現,問問自己:「我想要心靈的平靜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就去做吧!
結語
幸福並非遙不可及的外部目標,而是一種可以透過訓練和練習來實現的內在狀態——心無旁騖。透過冥想訓練專注力、學習忍受無聊,並果斷地解決那些長期困擾我們的「該做之事」,我們就能在任何環境下,為自己創造真正的幸福與內心平靜。 現在,你準備好重新定義你的幸福,並開始這場心靈的旅程了嗎?

About Dr. K
HealthyGamerGG 的共同創辦人,專注於解決遊戲玩家和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