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警訊:你吃的「食物」中,有 73% 可能是毒藥——全球頂尖糖分專家揭露超加工食品的真相

Dr. Robert Lustig

Dr. Robert Lustig

警訊:你吃的「食物」中,有 73% 可能是毒藥——全球頂尖糖分專家揭露超加工食品的真相

我們生活在一個食物選擇爆炸的時代,但你可能不知道,美國雜貨店裡高達 73% 的商品其實是「毒物」,因為糖分被隱藏在幾乎所有的食品中。食品工業使用了多達 262 個不同的糖分名稱,並且故意將其加入食物中,因為他們深知:加了糖,消費者就會購買更多。 然而,這種追求利潤的行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蝕我們的健康和心智。羅伯特·盧斯蒂格(Dr. Robert Lustig)博士,這位世界領先的糖分專家,揭示了超加工食品如何與失智症、糖尿病、癌症以及每一種精神健康疾病緊密相關。 以下是超加工食品如何劫持我們的大腦與身體,以及我們該如何反擊。


一、糖分如何劫持你的大腦:從快感到「人質大腦」 超加工食品的危害,始於大腦的獎勵機制,並導致成癮:

  1. 多巴胺陷阱與耐受性 糖分與其他成癮物質(如古柯鹼、尼古丁、酒精、賭博)一樣,都會提供多巴胺刺激。多巴胺有兩大功能:學習(無論正面或負面)和獎勵/動機。 當神經元長期受到多巴胺的過度刺激時,為了自我保護,會啟動受體下調的機制,導致耐受性。這意味著你需要越來越多,才能獲得越來越少的快感 (More and more for less and less)。當神經元開始死亡時,耐受性就會演變成成癮。
  2. 「人質大腦」的誕生 (The Hostage Brain) 人類的本性渴望控制感,而缺乏控制會產生巨大的痛苦和壓力,進而導致抑鬱。當人們試圖利用短暫的快樂(多巴胺)來麻痺這種缺乏控制的痛苦時,就會陷入無止境的消費與痛苦循環,這就是盧斯蒂格博士所稱的**「人質大腦」**狀態。 要解決成癮問題,唯一的辦法是讓多巴胺受體恢復正常。這需要移除致癮刺激物(如糖分),可以透過禁慾或生酮飲食達成,因為這能讓多巴胺受體重新上調。 二、超加工食品與阿茲海默症的「能量危機」 超加工食品的危害不僅止於體重和成癮,它更直接攻擊細胞的「能量工廠」:
  3. 粒線體中毒與 ATP 枯竭 阿茲海默症的遺傳因素僅佔 5%,這意味著高達 95% 的風險來自環境,包括超加工食品、空氣污染和微塑膠。 盧斯蒂格博士提出了一個關於阿茲海默症的新理論:它的發生始於細胞的**「能量危機」。 • ATP 生成減少: 超加工食品中(特別是果糖)的成分會毒害粒線體。粒線體是細胞產生化學能量(即 ATP,細胞的「貨幣」)的工廠。超加工食品會抑制粒線體將食物能量轉化為化學能量的能力。如果一個物質不能促進生長或能量燃燒,它就是「毒物」**,而不是食物。 • ATP 消耗增加: 壓力、睡眠不足或皮質醇(壓力荷爾蒙)會使神經元的代謝加快,增加 ATP 的消耗。 當 ATP 生成減少,而消耗增加時,細胞就會陷入能量危機,導致腦霧、易怒,最終可能演變成抑鬱。
  4. 活性氧物質與斑塊形成 許多人工甜味劑(如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以及超加工食品的成分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物質(ROS)。這些 ROS 就像有毒氣體,會損害細胞,進一步抑制粒線體功能。 當神經元內的 ATP 水平下降時,澱粉樣前體肽(APP)會凝結形成斑塊 (Plaques)。這些斑塊會引發炎症反應,最終導致神經元細胞死亡,即失智症的發生。 三、超加工食品對情緒與連結的影響 超加工食品不只影響身體,還影響我們感受愛和滿足的能力:
  5. 孤獨與血清素缺乏 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種帶來滿足感的神經遞質,它傳達的訊息是:「我不需要或不想要更多」,這與多巴胺的作用完全相反。血清素主要由色氨酸(Tryptophane,食物中最稀有的胺基酸)製造。 超加工食品的消費者通常缺乏色氨酸(這種胺基酸多存在於雞蛋、雞肉和魚類中),因此會導致血清素不足。血清素缺乏會導致「孤獨」(Loneliness),使其即使身處人群中仍感到孤立。
  6. 大腦發炎與愛的障礙 如果大腦因為超加工食品、ROS 和高皮質醇而處於發炎狀態,人們就無法愛自己,也無法愛周遭的人。皮質醇會使催產素受體甲基化,讓人難以感受到安全和連結。
  7. 腸道炎症與直覺失靈 大約 90% 的血清素是在腸道中製造。超加工食品中的乳化劑會導致腸道發炎。這種炎症會損害迷走神經(Vagus nerve)的功能,而迷走神經負責將腸道感受(即「直覺」)傳送到大腦。因此,UPF 不僅影響情緒,還可能影響我們的直覺判斷力。 四、超加工食品的五大致命缺陷 總結來說,超加工食品之所以對代謝有害,是因為其成分組合存在五大問題:
  8. 糖分過多: 毒害粒線體。
  9. 纖維不足: 纖維是抑制炎症所必需的。
  10. Omega-3 脂肪酸不足: 這是大腦發育和神經傳導所必需的。
  11. 乳化劑過多: 導致腸道發炎,進而引起全身性發炎。
  12. 食品染料和添加劑: 這些通常是石油基的,具有誘變性(mutagenic)。 五、如何擺脫超加工食品的控制:實用建議 面對超加工食品的無所不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實用步驟開始改變生活:
  13. 購物策略與標籤警訊 • 不要餓著肚子去購物:如果餓著肚子去,所有的計畫都可能失敗,因為你更容易選擇不健康的食物。 • 環繞超市外圍購物:遠離中間的走道,因為超加工食品都藏在中間的貨架上。應在外圍購買生鮮食品、肉類、乳製品和農產品。 • 食品標籤就是警訊:如果一個食物有標籤,就應視為警告標籤。 • 辨識「甜點」:如果食物標籤上的前三項成分中含有糖,那麼它就是甜點。例如,中式雞肉沙拉(Chinese chicken salad)可能被視為甜點。
  14. 關於水果、果汁與運動的迷思 • 果汁不健康,水果才健康:纖維是關鍵。水果中的纖維能減緩糖分吸收,保護肝臟,並滋養腸道。但榨成果汁會將纖維扔掉,使其變成「糖水」。即使使用攪拌機製作冰沙(Smoothie),高速攪拌也會剪切纖維,使其無法有效減緩糖分吸收,速度與果汁一樣快。 • 運動的真正效益:不要誤以為運動可以讓你「減掉吃下的甜甜圈」。運動對減肥(瘦身)無效,這是「熱量假說」的謬誤。運動的真正益處在於: ◦ 增加粒線體數量。 ◦ 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有助於認知功能,是減輕失智症風險的主要方法之一。 ◦ 增加肌肉量,對抗早逝風險。
  15. 對抗代謝疾病的行動 • 消除 UPF 是第一步:對於美國 40% 的成年人(或更多)普遍存在的糖尿病前期問題,第一件事就是完全去除飲食中的超加工食品和糖分。 • 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CGM):盧斯蒂格博士支持使用 CGM,即使是非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使用。它作為胰島素的代理指標,可以教育人們了解不同食物(如白米飯、番茄醬、果汁)對其血糖的實際影響。
#加工食品#環境毒素
Author Photo

About Dr. Robert Lustig

Dr. Robert Lustig 是「糖是有毒物質,是導致全球代謝性疾病和肥胖的主要元兇」這一觀點的權威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