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搞得像是在面試? 我們對於吸引力的錯誤理解

Dr. K

Dr. K

約會搞得像是在面試? 我們對於吸引力的錯誤理解

停止約會面試!K 博士揭示關係背後令人震驚的神經科學真相 我們是如何墜入愛河的?為什麼長期的親密關係會變得乏味?為什麼當代人越來越難以建立真正的連結? YouTube 影片《K 博士揭示令人震驚的感情真相》的內容深入探討了約會、親密關係和孤獨感背後的生理學與神經科學機制。事實證明,我們現在進行約會和經營關係的方式,往往與人類大腦產生連結的科學機制背道而馳。 以下將根據這些研究,揭示那些經常被誤解的親密關係真相。


壓力與期望:性慾喚醒的隱形殺手

當我們談論親密關係時,壓力是性慾喚起(arousal)和開放性的主要抑制劑。 發言者指出,如果他剛結束漫長的一天或一週的工作,在週五深夜感到疲憊和壓力,通常不會被喚起性慾。相反,身體的喚起通常發生在有時間放鬆、平靜下來之後,例如在週六。 此外,期望本身就會產生壓力。無論是在臥室裡期望「今晚一定要發生性行為」,還是在約會中對結果抱有期望,這種壓力都會對多巴胺產生負面影響,並抑制我們保持開放和接受的能力。 我們不能將女性被品牌化為「冰雪女王」或將男性標籤為「只想要性愛」,因為這忽略了男女兩性在生理學上的相似之處——我們都需要低壓力狀態才能被喚起。

浪漫吸引力的基礎:同理共鳴(Empathic Resonance)

許多當代約會方式都錯了。人們將約會變成了「面試」或「談判」,問著諸如「你想要孩子嗎?」、「你一年旅行幾次?」之類的問題。 然而,人類墜入愛河的科學機制是完全不同的。以下是吸引力產生的機制:

共享情感的力量

浪漫吸引力的基礎實際上是同理共鳴(Empathic Resonance)。當兩個人感受到相同的情感時——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面的——連結和吸引力就會產生。

  • 「搖晃的木橋實驗」: 一項關於在橋上進行初次約會的研究發現,與在穩固的石橋上約會相比,當人們在一座搖搖晃晃的木橋上約會時,彼此間感受到的吸引力更高。這是因為在搖晃的橋上,雙方都感到害怕,從而共享了恐懼的情感。
  • 創傷連結(Trauma Bonding): 人們在康復中心(rehab)墜入愛河,也是因為他們分享了深層的情感(例如創傷),彼此誠實且真實。這種共享的同理共鳴是連結的本質。

如果你正在努力成功約會,關鍵在於你們雙方帶到桌上的情感是什麼。如果情感沒有對齊,你需要創造一種共同的情感體驗。例如,一起看一部兩人都喜歡且會一起大笑的電影,這就是一個很棒的約會,甚至不需要多說話,因為你們已經建立了同理共鳴。

性愛排程的迷思:火花熄滅的真正原因

關於「是否應該安排性愛時間」的問題,專家們意見不一。有人強烈反對排程,認為這會扼殺自發性(spontaneity)。 但從神經科學來看,問題不在於排程與否,而在於習慣會消除情感。

  • 習慣性降低情感激活: 當我們重複接觸某事物時,激活的情感會隨之減少。例如,你第一次看最喜歡的電影時的感覺,會遠比你看第四次或第五次時的感覺更深刻。當性愛變得習慣性而非自發性時,情感將不再被激活。
  • 情感連結是機制核心: 無論性愛是否排程,成功的關鍵機制都是情感共鳴(emotional resonance)。如果伴侶一方想進行自發性行為,而另一方不想,那同樣不會奏效。
  • 排程策略: 如果選擇排程性愛,重點是要在性行為之前進行能夠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和創造情感共鳴的活動。例如,先按摩或一起觀看一部能讓雙方情緒投入的電影。
  • 極端案例的警示: 當性行為變成「工作」時(例如為了生育而被迫按週期發生性行為),會徹底消除情感共鳴。在這種極端情況下,性愛次數(每月 40、50 次)增多,但男性卻難以喚起或勃起困難。4. 維繫長久關係:持續的連結與催產素 一旦關係確立,除了最初的激情,維護關係健康則需要其他神經化學物質和持續的努力。

催產素與情感紐帶

**催產素(Oxytocin)**負責形成情感紐帶。

  • 它透過擁抱、依偎、按摩或牽手等不同形式的肢體接觸被觸發。
  • 催產素能夠形成情感聯繫,並緩解孤獨感。發言者認為,許多男性感到孤獨,是因為他們彼此間缺乏這種情感紐帶。

維持性生活的秘訣

性慾不一定會隨著年齡下降。許多夫妻即使到了七、八十歲,仍能維持健康的性生活。 維持長期健康性關係的關鍵在於持續的情感連結,並透過新的經驗與伴侶持續建立聯繫和鞏固感情。當夫妻共同經歷新事物(例如,一起經歷育兒的挑戰)時,他們可以創造新的情感連結點。5. 科技的陰影:社交技能的萎縮與孤獨感的增加 大腦的運作方式是:「人腦不會磨損,只會生鏽」。缺乏活動會導致問題,利用大腦可以促進神經可塑性(例如,60 歲學習彈鋼琴可以預防失智症)。 然而,科技正在對我們的社交技能產生負面影響,導致社交技能萎縮。

非語言溝通的退化

人類的溝通中,言語只佔 25% 到 50%,其餘大部分訊息是透過肢體語言、語氣和音量傳達的。當我們習慣於只使用文字訊息(texting)進行交流時,大腦中負責讀取語氣和肢體語言的部分就會開始**「關閉」或萎縮**。 社交焦慮的上升

社交焦慮的增加,正是因為我們負責解讀非語言線索的大腦區域開始萎縮。

當我們進入社交場合時(例如參加派對或與朋友共進晚餐),這些不活躍的大腦區域無法提供再保證(reassurance)。我們無法正確解讀他人的非語言溝通,這會讓我們感到不安全,進而產生「我不該在這裡」、「他們只是出於禮貌邀請我」的感覺。這種社交技能的萎縮正在阻礙我們形成連結、感到安全和被再保證的能力。

#兩性關係
Author Photo

About Dr. K

HealthyGamerGG 的共同創辦人,專注於解決遊戲玩家和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