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男性的約會困境

Paul Brunson

Paul Brunson

現代男性的約會困境

現代男性的約會困境:自尊、進化與擇偶的真相

在數位化約會盛行的今日,年輕男性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常在社群媒體和評論區看到關於男性在約會市場上掙扎的討論,特別是約會應用程式似乎對「後50%」的男性設計不佳,導致他們難以獲得關注。但這背後的深層原因究竟是什麼?除了外在環境,我們自身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現代男性的多重困境與心理衝擊

承認吧,現代男性確實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高自殺率、嚴重的孤獨感、普遍的心理健康問題。Richard Reeves 的研究也指出,男性面臨失業率上升、受教育程度降低等問題,同時毒品使用和觀看色情內容的比例也隨之增加。他將這些行為稱為「鎮靜(sedation)」,指出這是一種逃避痛苦和孤獨的機制。

更值得關注的是,研究發現男性無法建立關係的首要原因竟然是「對拒絕的恐懼」。無論是面對面還是網路約會,這種恐懼都普遍存在,它反映了男性在自尊、自愛和自我價值上的深層問題。

從歷史角度來看,女性在擇偶時傾向於尋求保護者,這種保護可以來自男性的體格力量或高社會地位與資源。然而,那些不具備這些優勢的男性,在歷史上往往被派上戰場犧牲。當今社會不再以傳統方式作戰,數百萬男性可能因此感到失去傳統角色,並質疑自己的價值:「那我呢?」

擇偶的進化論基礎:黃金比例與保護者本能

我們的擇偶偏好深受進化心理學的影響。其中一個貫穿歷史的吸引力標準是「黃金比例(Golden Mean)」。

  • 女性的黃金比例:主要體現在腰臀比。平均而言,腰圍約為臀圍的70%被認為具有生育力,因此具有吸引力。這是一個跨越文化和時代的普遍現象,不受媒體和時尚的影響,而是根植於人類本能。
  • 男性的黃金比例:主要體現在肩腰比。如果男性的腰圍是肩寬的70%或更少,則被認為是性感的。這在進化上暗示著保護能力,象徵著一個潛在的「保護者」形象。這解釋了為什麼即使沒有六塊肌,寬闊的肩膀也能吸引女性。

這些「黃金比例」之所以性感,正是因為它們在潛意識中傳達了生育能力或保護能力的進化信息。

理解「擇偶價值」與「稀有商品效應」

擇偶價值(Mate Value)」是一個進化心理學術語,指的是個人在擇偶市場上所帶來的價值,包括短期和長期擇偶。它不僅僅是外貌,還包括了社會地位、工作、善良、行為舉止和自信心等多重因素。

重要的是,擇偶價值會因情境而改變。例如,一個人是否有子女,可能會在不同潛在伴侶眼中,提升或降低其擇偶價值。

這引出另一個有趣的觀念:「稀有商品效應(Premium Effect)」。這意味著在特定環境中成為「稀有或受歡迎的商品」可以顯著增加個人的吸引力。舉例來說,一位媒人將她的非猶太裔黑人女性客戶放在猶太裔約會應用程式 JDate 上,結果這些客戶獲得了驚人的成功,因為她們在那裡成為了獨特的稀有商品。

這個概念也可以應用於現實生活。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將自己置於一個你與眾不同、或你的興趣與他人區隔開來的社群或活動中,讓自己成為那裡的「稀有商品」,從而增加吸引力。

自尊:建立健康關係的基石

然而,要真正利用稀有商品效應,並建立健康持久的關係,最根本的驅動力是自尊

  • 高自尊的人:他們較少需要外部認可或迎合環境。他們能欣賞伴侶的內在價值、行為和特質,而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吸引力。他們不會因為伴侶的外貌而感到需要向社會證明什麼,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價值。
  • 低自尊的人:他們更容易過度關注伴侶的外貌,期望伴侶能提升自己的自尊,或避免社會的評判與羞辱。這種對外表的過度追求,往往讓他們錯失許多優秀的潛在伴侶,導致他們持續單身。

試想一個因為在意伴侶外貌而影響個人社會觀感的男性,他所追求的其實是社會的認可,而非真正的連結。這樣的人若能花時間提升自尊,將會體驗到截然不同且更加豐盛的關係。

結語

現代約會環境充滿挑戰,但這也提醒我們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自我和人類行為的進化本能。男性面臨的困境是真實存在的,而解決之道不僅在於適應外在的約會規則,更在於向內探索,提升自尊和自我價值。當我們能真正地肯定自己,不再執著於外在的驗證,就能以更健康的心態去尋找和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而非僅僅是膚淺的匹配。

最終,在追求愛情與連結的旅程中,高自尊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

#脫單
Author Photo

About Paul Brunson

Paul Brunson 是一位屢獲殊榮的企業家、婚姻與關係專家,以主持電視節目《Married at First Sight》(在英國和美國播出)和《Celebs Go Dating》而聞名。